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

[RICOH GXR] 望天看海追山跑(I)


走吧,去環島吧!
這個聲音近年來一直在心中迴響啊!


        自從脫離學生階段後,就很難有超過4天以上的假期可以奢侈的拿來旅行了。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總會覺得: 才不要人擠人的日子出去玩勒,路上既會塞車,看的玩的也都要排隊,住宿難找,房價更是貴鬆鬆。現在才深刻感受,上班族也只有在人擠人的時候,才能去旅遊了。




北回歸線。花蓮,豐濱鄉。


趁著2011年底工作上剩餘的特休假,配合著跨年-元旦假期,規劃了4天的行程來完成這趟機車環島。下定決心前,也是掙扎了一下下,畢竟我的代步工具是一輛8歲多的老悍將,經驗值來到了7xxxxKM,陪著我從學生時代一路征戰至今。


出發前,當然得送戰駒去身體檢查一番,把該換的、可能要換的都提早做整理,盡可能的避免機車在路上出問題,因為只有一個人,若出了問題真的是會很頭大啊!

加上我也沒有Smart Phone、GPS可用,只有一支收訊不太穩的X太手機,配合著地圖與筆記裡的路線規劃表,雖然簡陋,但其實也沒有啥問題,因為一路上幾乎都是順著濱海公路前行,指示相當夠用,只要具有辨別南北東西的能力就很OK了。



臺9線上一隅。

        老悍將除了領著我前進之外,也得負責幫我裝載行李,而為了多帶點相機相關的東西,在衣物方面就得有所取捨,一條耐操的牛仔褲、一雙不怕濕的鞋、一件禦寒的大外套、足夠的貼身私密性感(?)小褲褲(XD)跟襪子,這些是必備之物,其他在上衣部分就能少則少;另外的必備之物就是兩件式雨衣、鞋套、雨傘、保溫瓶、MP3 Player跟補胎工具。兩件式雨衣比較能抵擋長時間的下雨,避免雨水流落褲子;鞋套則是能讓雨水不淋濕鞋子,這個很棒;雨傘除了用來走路時擋雨外,對我來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,就是隨機下車拍照時的保護相機功能,哈~這太重要了;保溫瓶可以讓身體隨時都能補充水分,若是喝溫熱水也能用來保暖,且一路上都是便利商店,店員們都會很樂意的提供熱開水,超級貼心的;音樂則是能夠讓我在漫漫長路上而不會睡著的絕佳良伴,聽的當然就是很high的伍佰&China Blue囉,哈哈;至於補胎工具這項,我沒有,擺明是存以僥倖的心態忽略這項了,所幸路上都沒遇到狀況,真是有拜有保庇呢!




八仙洞。臺東,長濱鄉。


清出的空間,為的就是讓拍照的工具可以多帶一些,列了一下工具清單,如下:


1).RICOH GXR + A12 _28mm + A12_50mm

2).OLYMPUS XZ-1
3).NIKON L35AD
4).備用電池(GXR*3;XZ-1*2;L35AD*2(乾電池,路上都買得到  : ) )
5).充電器*2
6).記憶卡(8G*2、4G*1)
7).轉接環&CPL鏡
8).清潔小工具

為什麼得帶這麼多台相機? 我也不知道,很像一定得這樣才會安心! 哈哈哈~


除了上述的這些之外,還有一個動作也要記得做,就是”大聲宣示!” 這個動作不是要用來跟朋友吹噓的,而是讓自己沒有退路。


都已經說出口了,你還好意思退縮!?

為了查甫子的氣魄與面子,再濕再冷也得整裝上路。



花蓮,芭崎。

        清晨四點,鬧鐘響了,興奮緊張的情緒被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給重擊了幾下。但下雨,不就是多穿幾件衣物而已嘛! 沒啥大不了的(採用戰術: 鼓舞)。但人可以濕、機不可濕啊! 所以得趕緊多拿些塑膠袋備用,哈哈哈。


此次環島所規劃的路線,也藉著這篇文章來整理一下,如下:


西北部-->東北部

臺1線+105縣道+臺15線+臺2線

東北部-->東南部

臺2線+臺9線+臺11線

東南部-->西南部

臺11線+臺9線+199縣道

西南部-->西北部

臺26線+臺1線+臺17線+臺1線

因為時間只有四天,所以臺東到鵝鑾鼻的那個小角被我給割捨了,有時間一定還要再挑戰一次啊啊啊啊啊啊!!!!!!!!!!!!!!!!



一個人的旅行,最棒的享受就是可以隨心所欲。




花蓮市區。


        隨心所欲的停留在任何我想駐足欣賞的景點之前,拍下此時此刻此塊空間與我的片刻連結,這個連結在未來裡等著我,我則從現在到了未來,就一下子,我們又一起回到了過去。


過去的那段路上,天氣惡劣,從接近基隆開始雨就越下越大,一點也沒愧對基隆雨的稱號啊! 若想停車拍照,就要先卸去雨衣,從包包中取出雨傘跟相機,拍了幾張後要再趕路時,這些東西又得一一歸位,加上我三不五時就停車,所耗去的時間加一加也是不少。




基隆。


基隆,對它的印象就是夜市跟多雨,偶一次陽光大放的日子去了基隆,那美麗的海岸線與天際,一改我對它的刻板記憶。外木山、和平島、漁港跟海鮮餐廳還有我好愛吃的九如營養三明治,哈哈~



        自從2006年雪山隧道開通後,要前往宜蘭的人就多了一條快速的道路,可以不用舟車勞頓的經由濱海到達,也不用走那彎來彎去的北宜公路了,雖說如此,但雪隧的風景實在是乏味又讓人想睡,若不用趕時間的人,選擇臺2線的濱海公路可以一路心曠神怡。




臺9線上一隅。


反正,機車旅行也無法上高速公路,即使現在大風大雨的也是要走濱海過去宜蘭。所幸接近宜蘭時的雨勢已經稍有停歇,讓我跟老悍將可以輕鬆一些,相機也能放膽的取出來拍上幾張了。

從宜蘭開始,我就感覺自己真的在享受假期了!




蘭陽博物館。宜蘭,頭城鄉。

        第一天設定的住宿點是在花蓮,而從宜蘭騎到花蓮的時間,根據記事本上谷歌老師所提供的資料顯示,還有122KM,開車要近3個小時。若是騎車加上中途拍照,一定要更長的時間,所以在宜蘭也不能停留太久,拍完一些照片後,便趕緊找到臺9線上路去了。


接下來的這段車程中,有著惡名昭彰的蘇花公路,那疾駛殺彎的砂石車不曉得讓多少的機慢車膽顫心驚,若要保障安全,就只能放慢車速,依著山邊慢慢騎,大車來時就讓著點,千萬別跟它”過不去”啊!




清水斷崖。花蓮,和仁-崇德之間。


這段宜蘭往花蓮的路,仍舊是陰雨陣陣,美麗的山色海景都被厚重的雲、迷濛的雨水給遮蔽了,還有車陣所揚起的灰塵,噴的人跟車滿滿的都是旅行的記號。行駛在蘇花公路上,既蜿蜒也起伏,還有著許多的隧道,就像是人生的遭遇一樣,左右不定、有高有低、忽明也忽暗,時而順利時而阻礙,如果自己沒有堅持下去,是很難通過這些關卡的。




月牙灣(七星潭)。花蓮,新城鄉。



抵達花蓮時,雨也停了,可以讓我這個自以為的花蓮小孩,能夠在被我稱為家的七星潭上好好的望一望。每回回到這裡,總是喜歡在這裡躺上一會,聽著海浪的拍打聲,似乎是一種魔術,又或是一種具有療效的按摩,讓人所有的憂愁一掃而空,越來越放鬆,就像沉睡般的安穩。



        一覺醒來後,也得開始打點今天的住宿及晚餐了,原本想說若是花蓮市不好找房間的話,就繼續往南騎去,應該會容易些,但不知道哪來的好運,出乎意料的在公正街對面就訂到了房間,太棒了,不但晚餐有著落,連消夜都不用煩惱了。



宜蘭香炸螃蟹。花蓮市區。


在這個時時都充滿觀光客的城市裡遊蕩,有時也會感覺到擁擠,雖然自己也是造成那阻塞的一份子。然而只要早一點、或是晚一點、更深入一些的就能找到屬於這地方原始風情,在地人的生活。




月牙灣(七星潭)。花蓮,新城鄉。


花蓮,是個很適合騎車旅行的地方,道路開闊、風光明媚,沿著臺9線/臺11線就能到達很多漂亮的地方,深入巷弄街道,欣賞著從未見識過的洄瀾。



        隔天仍是早早起床快快出發,心情持續亢奮著,因為接下來的臺東,是我比較少去的地方,這次總算能更靠近的看看它的樣貌。




崖上民宿。花蓮,豐濱鄉。


從花蓮市往海邊的方向過去接上臺11線,順著海的味道就能到得了臺東了。對臺東最早的了解是來自於我媽媽以前愛唱的一首歌-來去臺東開始,歌詞裡唱出了很多地名、盛產及生活情趣,有些事物或許已經過時,不符時代的潮流,但卻是不變的存在。




石梯坪。花蓮,豐濱鄉。


成功、大武沿海吹東北風,風力6-7級,陣風9級。這是常在氣象播報裡聽到的描述;石雨傘、三仙台、八仙洞,這是常在旅遊資訊裡看到的景致;知本、太麻里跟近年來因書包而廣為人知的都蘭,都是受觀光客與新聞媒體寵愛的地方。除了這些,我還去了多良火車站跟大鳥遊憩區,一個是令我嚮往的多良,一個是讓我驚訝又感到趣味的大鳥。




三仙台。臺東,成功鎮。


在到達多良車站之前,還沿著爬升的路面稍微的迷路了一下,因為它實在是不起眼,加上是被裁撤掉的車站,也已經無人駐站管理,外觀上也沒有醒目的站名,但絲毫不影響它被譽為”全臺灣最美的車站”之名。




多良火車站。臺東,太麻里鄉。


美的欣賞角度有很多種,有些人喜歡艷陽底下的多良,而我來的時候,是一片灰濛濛的陰天,雖然拍不到藍天大海下的列車迎面而來,但在這種氣氛底下與寂寞的多良、廢棄的車站及揚長而去的旅客短暫相會,是不是更讓人印象深刻呢?




多良火車站。臺東,太麻里鄉。



        離開了多良與大鳥後,我就準備要從臺9線接199縣道進入屏東的山區了,原本認為是輕鬆寫意的一段,但卻是這趟旅途中讓我驚心動魄的路線之一,幸好我的老悍將夠堅強,並沒有讓我失望,順利的帶我通過這條199縣道。




成功教會。臺東,成功鎮。





[附註]照片EXIF資訊遺失,所以沒有加以標註。



看天看海看山小(I)
未完,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